学生活动
“白青水”实践队走访湖南涟源地区,挖掘街道中蕴藏的历史文化
时间:2023-01-14
作者:
浏览记录:
冯骥才先生有言:“岁月失语,为石能言。”为更好的正确认识历史,传承红色精神,挖掘在平常街道中蕴藏着的历史,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3日,“白青水”团队完成了资料收集任务并制定好实践路线,于1月4日前往湖南省涟源地区,深入谭家花屋及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实地采访与调研。
读《围城》,访花屋
散落在中华大地的古老建筑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见证者,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物化体现。谭家花屋坐北朝南,砖木结构,是堂屋式结构。其建筑大气,泥塑与木雕工艺精湛,体现了浓郁的湖湘建筑文化。1939年,文坛泰斗钱钟书先生前往蓝田任教,孕育了著作《围城》以及《谈艺录》。成员们经过同意,采访了花屋的现任主人——一位和善的阿姨。她为团队成员们讲述了谭家花屋的历史:战火纷飞的年代,谭家花屋的先人们毅然腾房,自觉投入社会教育工作,支持战时后方地区的社会、文化及抗战事业。由此,阿姨鼓励成员们好好学习,成为像钱钟书先生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。
望石碑,念英雄
对英雄的推崇、怀念和景仰,源于根植于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,几千年来都未曾停止。在纪念碑下瞻仰英雄,是当代人追忆英雄的一种方式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后的石壁上刻着涟源市在册烈士英名录,1921年至今,涟源先烈英名可考者多达353人。他们是涟源人民的杰出代表、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。成员们采访了廖基保烈士的侄子廖正根。追忆往事,他对成员们说到,廖基保烈士为了帮战友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,自己连人带车掉落悬崖。世事如苍狗,生命终凋零,而烈士们令人动容的情感和铸就的伟大功勋将彪炳史册、流芳千古。
宣英雄,讲传承
铭记英雄光辉,传承爱国精神。经历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和谭家花屋的实地考察后,三位团队成员整理了收集的采访资料和查找的网上与文献资料,总结成一篇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演讲稿,并在国师广场进行公开演讲。现场市民表示,他们通过团队的宣讲活动,更加深切地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以及蕴藏在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,表达了对先烈的感激以及缅怀之情。
历史因铭记而永恒,精神因传承而不灭。经过这次寻访学习,团队成员们了解了众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历史故事,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,纷纷表示自己将牢记历史,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,勤奋学习,奋战新征程。